BGM Moonlight - Rameses B

智能推荐是一个老话题了,人们都已习惯了信息被推送的生活。购物网站帮我们筛选符合购物习惯的商品;新闻主页筛选我们关注领域的文章;“吃什么”这个世纪难题,也有团购网站帮我们思考了……不得不说智能推荐帮我们节省了很多精力。智能推荐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功能,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,那么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,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?前几年的“全球都市”双年展对这方面还进行了一些探讨。

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交互作用

展览探索生态、技术及公共集体,力图构想当下我们如何借助智能科技与生态只能来推进社会价值——而不是全盘留给资本去想象这些新科技与知识体系的用武之地。

导览手册

“成都·蓬皮杜“全球都市”双年展 ” 是18年的一个旧展,主题是“全球都市——延伸智慧”,意在探讨生态、智能科技和公众的关系。内容包括了影像、装置、空间等,以成都东郊记忆为展览的主阵地。

展览中最喜欢的是一个雕塑,由各种电子原件构成。(后来才知道它甚至可以穿戴)

《核心垃圾》

弗朗索瓦·克努埃泽(Francois Knoetze)

IMG_9138(20200422-121130)

南非艺术家弗朗索瓦·克努埃泽(Francois Knoetze)创作了一套雕塑西装,作为《核心垃圾》(Core Dump)及其研究的延伸。

这套西装由电子垃圾集合组成,包括电路板和电线。这个雕塑展现着当下消费社会以抛弃为主导的习惯。这个作品还指向日常生活中的私人科技配置,想要表达一个观点,即在电子物件拟人化的过程中,人反而在这个购买和废弃的文化中物化了。11月4日下午4点到4点半,艺术家会将雕塑穿在身上,并通过在展览中行走来激活这件穿戴装置。

智能科技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了,从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等硬件设备到其含纳的软件服务,我们无时无刻不享用着智能科技带来的便利。智能设备可以帮我们做饭洗衣、清洁房间,可以监控我们的健康状况、甚至替代部分功能衰退的器官;软件服务可以帮我们收集资料、建立模型,甚至可以帮我们分析未来趋势、甚至做出决策……那么照这个趋势,硬件是否可以融入个体的物质本体,成为身体的一部分?软件是否可以根据个体习惯,直接替我们完成从资料收集到决策的所有工序……那么在这个替代过程中,大部分自然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?

如果突然抽走了这些智能科技产品,**我们在做什么?我们可以做什么?我们的本质是什么?**我个人倾向于把这件作品解读为一个预警信号,我们在电子设备中迷失自己,那我们到底是这些电子原件组成的庞然大物,还是什么?

《坏数据表演》

佩恩恩

IMG_9139(20200422-121139)

佩恩恩针对人们对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达,个人隐私容易泄露的焦虑,开发了一套程序,这套程序用一种“错误”的方式定义着大数据算法分析下的用户,鼓励观众一起运用这种象征意义与实用意义兼具的坏数据程序,逆流而上,转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破坏者。

馆内还有一个展品和前一个电子怪物的内核有点相近,是一段视频,呈现的是一段“网络购物”的情景。购物主体似乎是一个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人,网页被快速翻动着,AI通过其搜索习惯不断帮助推荐新的产品,开始是一些小的生活辅助设备、美容器械,诸如束腰、瘦腿仪、玻尿酸等,后来画风逐渐走偏,开始推荐义肢、硅胶、甚至 inflatable doll ……智能推荐好像脱缰的野马,从对个体外部改善的建议走向了大变活人的道路,细思恐极。智能推荐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毋庸置疑的,但现实是AI引导我们?还是我们控制AI?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,我们使用智能产品的目的是方便生活,但如果我们缺少思考和原则,一味追求便捷,一旦AI出现了问题,偏离其预设轨道(它不存在道德和社会制约),我们会怎么样?

(作品名和作者忘记了)

IMG_9140(20200422-121143)

与《坏数据表演》相邻的另一个多媒体展品也很有趣。视频呈现的是一个电脑建模的界面,四个象限分别显示所见事物、正在处理的事物、外在的行为和个体的活动,它们之间相互联系,可以视为一个个体在接受外界刺激时的反应。但是,这里没有说明真实和虚幻分别是哪个?因为很明显的,右下角的界面和其他三个有明显区别。

配音描述中我们了解到,视频中的个体正在环游世界,他看到了什么、有了什么反应(快乐/难过),他是什么类型的存在(直男/其他),他想要干什么……后来我们了解到,他只是坐在电脑前环游世界,也就是说第四象限是真实发生的,其他象限是我们脑内发生的。

这里出现一个点,既然“我”坐在电脑前,“我”是如何感受到快乐痛苦的?既然“我”坐在电脑前,“我”怎么被冠上直男称号的?我的感知、他人对我的感知,如何判断它们的真实与否?

另一个点在于“我”的意识流程是怎样的?“我”接受到【此处应该开心的信号】而开心,还是“我”感受到开心?我们的感受是建立在他人观点输入上的,还是朴素的自我感受?细思恐极*2,我只想做个憨憨……

IMG_9141(20200422-121148)

这些问题的本质好像和上古时期困扰人们的没什么区别,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是谁?我们到哪里去?这么多年来,我们人类也确实在认真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,并以此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。

IMG_9142

《 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是谁?我们到哪里去?》 保罗·高更

以上是个人对这展览的一些思考,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,明白且坚守自己是谁十分重要。

其他的其他

IMG_9143(20200422-121156)

《他们覆盖了天空,直到它变成了黑色》 拉瑞莎·桑索尔和索伦·林德

IMG_9144(20200422-121159)

《 充电站1-3》 山姆·基奥

IMG_9145(20200422-121203)

《格竹》 郑波

后记

写到这,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读书太少了,做到由一个点联想到一堆真的好难……此外,最近愈发深刻的感受到各学科之间密切的联系,为年轻时候十分疏离政治经济而反思。

一人所学有限,若有疏漏,还请大家批评指正。